专访李思思——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新年伊始,与国内HIFI届新锐天后李思思相约在澳门开始了一次面对面的专访。不久前,第十七届十大发烧唱片榜评选活动刚刚结束,这是音乐界与音响界每年一度的盛事,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影音专业网站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录音艺术与唱片学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音乐与音响艺术委员会协办,活动旨在表彰业界取得突出音乐与录音艺术成果的作品、人物或机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思思荣获年度十大发烧黑胶LP大奖以及年度最佳独唱专辑大奖两大最高级别以及重量级单项奖。下面,我们也将通过对话的方式带领大家更多地了解到这位圈内的清流女高音。(下面对话以编代表采访编辑,李代表李思思)
编:思思你好,首先恭喜你在荣获这次的年度十大发烧唱片榜评选的两大重磅级奖项,虽然有些老套,但还是想问问你对于获奖的感受,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评选活动是国内可以说是很高级别的对于职业艺术家的一次权威性评选,也可以说必须是在业内有一定资历的职业艺术家,包括声乐、乐器类可以说是业内精英才能参与评选资格的,获奖者是从选出来的200多张唱片再精选出来的获奖代表作,而且获奖者还有像音乐界最顶级的人物。
李:其实我个人得到获奖的消息肯定是心情愉悦的,没有人在自己的作品得到权威认证的时候不开心或者说没感觉,那也太虚伪了,这是人的本能,我们不能去抹灭。那事实上因为不是第一次获奖,所以和几年前第一次获奖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少了一点特别的欣喜若狂,这次可能相对来说就比较淡然了。我对我录唱片,还是获奖,其实一路以来我自己都是觉得是运气比较好,像一开始获奖,我竟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奖,直到当时有好几位音乐界的前辈跟我说你知道你获得的是国内唱片界最权威的奖吗?我说我真不知道,就像别人问我什么HIFi具体什么性质和普通的录音我真说不出,因为我只投入到我该如何去唱,怎么表现歌曲和声音,我对我所在的什么圈子也好,能获得什么荣誉也好并不是特别了解,因为我总觉得我事实上也不是什么圈子内的,我也并不常常拿出来跟别人说,现在可能因为工作需要得偶尔谈起,但我心里还是非常清晰地知道,我只是一路以来有命运的眷顾而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唱的好的太多了,有才华的太多了,很多人真的只是因为缺少一个被认知的平台,所以一直默默无闻,或者说没有被推到众人看得到的地方。对于获奖,我更是觉得实属幸运,能和这些大师级别的音乐家前辈们同获此殊荣,我只是觉得不禁要再次感叹命运之神。
编:跟你聊天能感到你真的和我采访的很多艺术家不太一样,我不知道我这么说对不对,你谈到这些其他人眼里很在乎的事你的眼神都充满着很不在乎的感觉,这个是发自你内心的,我感觉是装不出来的,你是一个对人生没有欲望的人吗?因为我感觉很多人说艺术是需要张扬的那一面的才能体现艺术呈现出来的魅力,而你好像没有特别多外放的东西,我从你的歌包括看你的现场,虽然我个人是非常喜欢那种静静地心灵演唱,但是不是会和当下的艺术审美不太一样?
李:这个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了,我不是没有欲望,谁都渴望成功,谁都希望去感受成就感,但是我需要的成就感是当我获得了一定的所谓世人眼里的成功后,我能为那些喜欢我的支持我的或者是需要我的人做些什么?你说的这种表演式的外放我几年前甚至年龄再小点的时候我时常拿出来展现,我那个时候特别喜欢那种自我陶醉式浮夸的表现风格,觉得如果不这样就不叫唱歌,也一度被老师们包括观众认为我这样是对的。但是这几年我逐渐意识到,不是说那样的不对,或者不好,但这不是我追求的,那样的是一种演唱形式一种舞台形式,它需要戏剧地夸张地冲突的,但我扪心自问,在我内心深处,我自己还是追寻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一种有时候需要去克制,甚至可以说是和自己对抗自我折磨的方式,因为人不应该随时都随心所欲,人生有时候需要克制,歌声也需要克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没有头脑地狂热才是对的,有些艺术呈现需要外放去表达,但有些不需要,只需要独自绽放,顾影自怜也好,无人欣赏也罢,这就是有些艺术形式的特点。我以前唱歌包括录音或者现场,我只考虑我有没有“做”到位,有没有“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将表演和“做”努力发挥到极致,因为我觉得这样才能够让听众观众感受到歌唱的热情和散发的魅力。但是这两年尤其去年,我也是在不断挣扎中和不断询问自己,也和很多我喜欢的前辈们交流,我越来越明白有些东西不是单一的一种方式才是对的,像有些音乐你可以说要去再多华丽再多展现,但有些音乐本来就不应该去被拿去哗众取宠,就应该是静静地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用耳朵简单地表面感官式地去理解。重要的东西都是放在心里的,用心感受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只用表面感观,那人就不会有信仰,不会有精神上的追求了。我希望我的音乐能给大家的就是,不能要求所有人喜欢,不能要求现在时代主流去推崇,但是可以让某一部分的听众感到发自内心的真诚,温暖,可以安抚每一个需要被治愈的心,这是我现在特别在乎的,也是我现在在任何一次歌唱中不断提醒自己的。
编:你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艺术家。我能感受到你说这番话的坦诚和真实。那你觉得现在音乐圈内或者说艺术圈内现在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大家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艺术才是好的?
李:谢谢你的褒奖,首先我对艺术家或者歌唱家这个称谓安在我头上我有点惶恐。我若干年前吧,说实话,特别在乎别人是不是把我当成一个搞艺术的人才,特别喜欢有一个头衔,觉得我做的这些事获的这些奖你们要不把我当一个艺术家来看待那就是对我的侮辱。但是这两年真的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无知,所以现在非常害怕大家称我为什么家,我真的觉得我只是在追求纯粹艺术道路上的一个学徒,而且在这条不平坦的道路上,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我说了,能够有幸做出一点外人觉得优秀的成绩,也是归功于命运的馈赠,我自己真的没有一点觉得可以引以为傲的资本,唯一让我觉得我能够自豪的是我对待理想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我都是真诚的,是极度坦诚的,在各种教你如何套路的这个网络时代里,至少我能管住自己不随波逐流我觉得这个是我唯一感到略感自豪的事情。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慌不忙真正潜下心来尽自己全力去做不违心的音乐,遵从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音乐在这个铸炼中变得有无形的坚韧,去感染更多同频的人,哪怕自己的力量很弱小也要坚持下去,去为身边的人发光发热,这是我认为的是人生真正意义的所在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而不是带着目的讨好观众,只为了让自己享受到更大的荣耀,我不能要求其他人,也不想评价其他人,毕竟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我只能要求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理想。我认为我能做的,也是我的唯一信仰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禀赋挖掘到极致,如果这个过程中可以收获到成功就用这个附随效果去帮助到自己能帮到的人,因为这样才是一种正向的精神文明力量的传递,如果不能收获所谓的成功,那也是命中既定的事实,那我就坦然接受,但我是带着非功利性的心去做的事,我就不会有痛苦,至少我还有这个身临其境的过程,这对于人生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的回忆组成的吗?我需要我的回忆里全是全心全意的付出,而不是抱有遗憾的感慨。我没有权利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艺术才是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但我只清楚我自己想追求什么样的,就是一尘不染的真心付出。我不能要求别人,但我个人还是很瞧不起那些骨子里只有自私自利薄情寡义的人,无论他是什么家或者大家眼里的大人物,我认为这个世界无论什么职业都不能成为评判好坏的标准,一个人的至高无上高贵的品格才是我们应该去崇尚的,所谓的大人物不见的多伟大,小人物也许是隐藏的真英雄。
编:听你说话真的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啊,早就听闻你是圈内真正的才女,有大格局,人间清醒的典范。今天聊天确实觉得你与众不同,能不能也教教我们怎么样能像你一样活的坦然?我觉得现代人真的非常多的焦虑和压力。
李:我真不认为自己是所谓的人间清醒,我不知道什么是大格局小格局,我只知道我的父母教育我从小就是要做一个懂得感恩和为他人着想的人,我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懂得付出而不是只知道索取,包括我也很感谢我遇到的一些对我帮助很多的好心人,有我的一些老师们,也有很多前辈们,姐姐们,甚至有些是陌生人,他们在我每每遇到困境时向我施于援手,让我得以绝处逢生,所以我真的很感激,也更加因此坚定要将自己收获帮助的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需要我帮助的人。关于清醒,我觉得对于信仰和爱,不需要用清醒去理解,信仰和爱是无条件的,不应该用什么东西去衡量是否值得,问问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值得你为之生为之死,终其一生可以拍着胸口说我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我所追求的理想。所谓爱我所爱,无问西东。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到。
编:谢谢思思,你说的这些话非常给人一种真实的宽慰和力量,我觉得我们当代人真的很需要。最后想问问你对爱或者说人跟人相处之间的看法?都说搞艺术的人是最懂浪漫和生活的,能不能跟我们传授一些精髓?
李:我认为所有的感情都不在乎于坦诚相待四个字。如果你带着目的和功利心去和任何一个人相处,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那都不是真的,最终也会因为利益走向关系的瓦解。史记里有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能很多人信奉这条原理,认为这样的处事方式才可以让他们在这个社会获得名利达到自己的向往的社会名望从而让自己这一生活的高枕无忧,我没有如此远大理想,我也并不觉得在人际关系里能游刃有余处理的就一定是成功的,我还是那句话,我不能要求别人和评价别人,我只是坚定自己,我认为一个人能做到真诚,忠诚,无论是对伴侣还是朋友,能够爱对方的优点也能包容对方的缺点,这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品格,而不是今天你好了我才愿意喜欢你,你落魄了我就要远离你,我要去找能匹配我的,我只希望你能让我开心,当出现矛盾你让我觉得不开心我觉得那我只想去找一个让我开心的人,那如果你是这么想的,只能说明你自己本身就不是一个高尚的人。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有人或者有事能完全按照你的想法让你开心,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让别人开心了吗?你又为你身边的爱人和朋友真心地无私地奉献过多少呢?一个不懂得付出,只知道什么都要去权衡利弊生怕自己吃亏的人是可悲的,我想他一辈子也体会不到什么是幸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我们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还有一句话也是我的人生信条,首先最重要的是善良,其次是诚实,最后是永远不要相互遗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