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明星 >> 正文

后疫情时代,网络拍卖与线下拍卖该怎样“共存”

Date:2021-12-20 12:21:04    来源:    作者:   访问:250   

12月上旬,经过近一周时间,北京保利拍卖202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以总成交额33.5亿元收官。本季秋拍当产生亿元拍品1件,千万级拍品达66件。相较去年同期14.55亿的成交总额,本季秋拍在成交总额、成交率和上拍件数上均有攀升。这其中,网络拍卖作为新兴拍卖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疫情“搅动”拍卖市场

网络拍卖成为新宠已成必然?

在今年5月12—24日举行的E-BIDDING中国嘉德第17期网络拍卖会,近900件拍品拍得3373.64万元,总成交率超94%,12个专场取得白手套战绩;6月20日截拍的第18期网络拍卖会上,800余件艺术精品总成交达2356.21万元,总成交率高达98%。6月25日,北京保利推出的首届网络拍卖会截拍,历时十天的拍卖会上九个专场共261件拍品,总成交额突破1450万元,总成交率达94%。6月底,苏富比拍卖行在纽约举办了一场创新的混合现场拍卖,在三大洲同时进行,拍卖方式也颠覆了传统的现场拍卖。拍卖官对着八块屏幕了解客户出价情况,客户通过电话竞投、网上及书面出价,拍卖师持续了近5个小时的拍卖。此次拍卖中最受瞩目的拍品——培根1981年创作的三联画,从6000万美元起拍,最终以8455万美元落槌。

新冠疫情出现后的几年内,除传统拍卖公司网络化拓展外,各大电商平台也迅速投身网络拍卖市场,利用微信群和移动App等方式的竞拍方式不断涌现,从浏览量到交易额都节节攀升,在全球拍卖行业中都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疫情的出现“搅局”传统拍卖市场,是否意味着新兴的网络拍卖就会成为必然?

互为补充、交替延展

线上兴起的本质是“双轨制”

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分析,中国艺术品网络拍卖总体来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拍卖业态的互联网化;第二阶段是PC端的艺术电商开始出现,其中平台化网络拍卖盈利模式比较清晰;第三阶段是伴随着大电商成熟后开始参与艺术品的拍卖;第四阶段是基于移动终端的网络拍卖开始出现。

疫情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艺术品拍卖市场向互联网延展的可能。互联网拍卖也确实为拍卖市场和参与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性。一方面,人力成本,空间和地域随着网络拍卖时代的到来不再是更高昂的成本;同样,网络拍卖也为艺术品拍卖的普及获得了更多的“教育受众”的机会。反观之,网络拍卖的兴起是否会抑制传统拍卖市场的份额?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市场发展的线性程度看,传统拍卖和网络拍卖都是由于科技和时代发展而诞生的产物;从传播手段来说,传统拍卖为网络拍卖补足了线下实地探查艺术品的“缺点”,网络拍卖为线下拍卖带去了更多的关注度和到达率,二者互为促进,缺一不可。未来,网络与线下也将是长期共存的一对“好伙伴”。

“走出国门,覆盖全球”

中国网络拍卖知多少?

全球范围内,网络拍卖已然受到了众多艺术品投资者和参与人士的热捧。那么,中国的网络拍卖市场目前是一种怎样的发展程度?以成立于2015年的“艺狐全球拍卖”(ArtF

Ox Live)为例,该平台定位“全球艺术品网络交易服务平台”以“让拍卖更简单”为愿景,不仅涵盖PC、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终端,在线竞拍、跨境支付、专业物流、安全支付等一体化在线拍卖体验也是一应俱全。目前,艺狐全球拍卖已经覆盖全球百余个国家与地区,成为了中国网络拍卖行业的代表性品牌。此外,保利小程序、雅昌拍卖图录App、一条拍卖小程序等诸如艺狐全球拍卖的中国互联网拍卖新兴品牌也正迅速向全球拍卖领域进军。

后疫情时代,拥抱互联网市场已然成了众多行业的不二选择,传统拍卖市场抓住网络拍卖这一新机遇,或将迎来又一轮全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