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美丽内涵,彰显江苏特色,“美丽江苏”采风创作和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用影像生动反映江苏深化“强富美高”创新实践,聚焦美丽内涵、顺应人民诉求、彰显江苏特色,围绕“建设美丽江苏,共创幸福家园”,高起点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现实样板的生动画卷。随着2021“美丽江苏”摄影大展活动的作品征集,11月15日,由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牵头,围绕省委“美丽江苏建设”决策部署,组织摄影以及电影、美术、书法、曲艺等领域近30名艺术家,深入江苏境内长江两岸开展“美丽江苏”采风创作和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采风创作活动在11月9日至14日展开,共计6天,由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黄俊,省摄协主席许益民带队,汇聚了全省众多摄影名家、创作中坚,老中青结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沈遥,其中不乏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李培林,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江苏省文联艺术委员会委员吉龙生,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王铁君,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王瑞水等著名摄影师,既有中国摄影金像奖、国展、省展、江苏省文艺大奖·摄影奖等重要奖项获得者,又有基层摄影创作骨干。分南北两条线路,沿长江江苏段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无锡、苏州、南通等市,深入城市、乡村、企业等进行采风创作。
摄影师们先后抵达到达镇江市丹徒区世业村永茂圩、先锋村草莓园、南通五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扬州三湾湿地公园,河道笔直,水声潺潺,水质清冽。然而,此前村前村后的河道要么堤岸崩塌,要么淤塞断流,世业镇在“水环境” “水生态”上做文章,完成中心河、福利河等骨干河网的清淤整治和景观提升,落实“河长制”动态巡查责任,实现了试点区域主干河道与沟、渠、塘的水系沟通、串联,在亲水平台、河道节点、护坡绿化等方面精心构思,展现世业洲的洲岛风貌,也见证了“魅力江苏”的一天天变化。在场文艺家们感悟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并用相机一一记录这些美好画面。
在张家港市永联村,文艺家们与农民交谈互动,听取他们的欢乐故事,把脉他们的文化需求,捕捉社会主义新农村百姓幸福生活的美好瞬间。在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如皋市,摄影家们深入社区,记录下周文福等百岁老人的生动影像。
本次采风创作也是一次很好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在扬中市渡江文化广场,在泰州市海军公园和东线渡江第一帆,文艺家们重温摄影家邹健东的经典作品《我送亲人过大江》及一批解放战争图片,了解退役军舰在我国军队发展史上作出的贡献,增强了党史、军史学习的直观感受。
在镇江市西津渡古街,在扬州市邗江区古渡公园,在扬中市陈履生博物馆,在太仓市浏河古镇,文艺家们边走边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江南文化,摄影家用镜头记录,书画家泼墨挥毫、吟诗作赋,创作了一批可圈可点的文艺作品。
为期6天的采风活动,采风团成员感慨颇深、获益匪浅。
盐城市大丰区青年摄协主席徐萍说:“这次采风活动让我觉得母亲河越来越美了,两岸人民越来越幸福了。
中国金犀牛奖获得者、专业一级摄影师潘峰说:“我用手中的镜头捕捉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目睹长江两岸自然风光和人文之美,感到无比自豪。”
扬州市曲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周倩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为美丽江苏激情放歌。”省书协理事、南京市书协副秘书长陈克年即兴赋诗,赞叹美丽江苏建设成就:“矜夸爱此东南地,如画江山画不如。日影澄明且取景,涛声浩荡暂休渔。清新风物潮来去,灿烂桃源云卷舒。强富美高人共愿,鸿猷大展自宽馀。”
风劲帆满江天阔。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美丽江苏现实样板,在率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途上阔步前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