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案例 >> 正文

砥砺奋进铸品牌 素质教育谱新篇

Date:2025-08-18 17:45:36    来源:    作者:   访问:69   

——吉林省榆树市第三实验小学

在长春教育的广袤星空中,有一所学校如璀璨新星冉冉升起,它就是榆树市第三实验小学校。自2019年创办以来,这所新型优质公立小学,凭借着先进的办学理念、卓越的师资团队和特色化的教育模式,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了区域素质教育的标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党建领航,筑牢教育根基

学校始终将党建工作置于治校的核心地位。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党建各项任务。

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多彩,党史教育深入人心,党员们在一次次的学习与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健全的制度体系、完善的考核机制以及强化的管理措施,让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学校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聚焦教育领域的重点问题,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教育与监督。借助线上线下多种平台,深化党纪法规学习,让廉洁自律的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教师心中。同时,大力强化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及各类警示教育活动,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建校至今,学校从未出现任何违规违法行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片纯净的天空。

二、五育并举,助力全面发展

德育为先,学校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链条之中,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三维联动”育人体系。每周的升旗仪式庄严肃穆,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多彩的节日主题活动,如清明祭扫、国庆文艺汇演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成立家长学校和家委会,定期组织家长培训和亲子活动,形成了家校社教育合力。精心开发的校本课程《传统节日里的中国》,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年组织的50余场德育活动,如校园文化节、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德育之花在校园处处绽放。2024年,师生诵读作品在市级比赛中荣获一、三等奖,学校也获评“市级家校共育示范基地”。

智育为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学校积极推动教师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智力发展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成立了30个学科类社团,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个学科。经典诵读社团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汲取智慧,提升语文素养;英语情境表演社团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英语口语的平台,助力学生启智明理,涵养文化自信。

体育为要,学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体育活动,常态化的“大课间”活动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举办的运动会,更是让学生们在竞技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设了特色体育社团,一年级的篮球社团,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对篮球的热爱,锻炼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二三年级的排球社团,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灵活性;四年级的足球社团,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意志品质;五年级的腰鼓社团,充满活力与激情,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六年级的武术社团,强身健体,传承中华武术精神。此外,学校还设有14个专项体育社团,如田径、轮滑、跳绳等,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体育校园”品牌,相关活动多次获得电视台的报道及专访。

美育为魂,开足开齐艺术课程,同时建成了合唱团、小提琴、舞蹈、绘画等18个社团功能室。丰富多彩的美育社团活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需求。学生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在舞蹈的世界里绽放光彩,在绘画的天地中展现创意,陶冶了艺术情操,提升了审美能力,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美育体系。

劳育为本,立足“双减”背景,学校积极构建创新劳动教育体系。在校园内设置班级水培架与24块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与艰辛。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特点,设计差异化的劳动内容,从低年级的简单家务劳动,到高年级的校园种植、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技能,培养责任感。强化劳动教育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记录学生的劳动过程和成果,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深植劳动精神。

三、质量立校,夯实育人阵地

以“四五六”教研模式为强大引擎,学校全力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创新教研机制,推行“四模”备课,即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反思总结,让备课更加充分、精准;开展“五重”教研活动,重课堂观察、重教学反思、重案例分析、重专题研讨、重团队协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六有”标准规范课堂,即有目标、有内容、有方法、有互动、有效果、有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24年,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230余节,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准指导;“行知杯”教学大赛覆盖14个学科64名教师,为教师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赛事和专业培训,锤炼教师教学技能。目前,学校已建成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其中省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19人,还有众多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教师们在送教下乡、教学融合大赛等活动中表现优异,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师资实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常态化开展读书活动、学科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2024年,在汉字听写大赛中,学校代表队荣获市级季军,展现了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以“三四五六”策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开设26类62个特色社团,涵盖了艺术、体育、科技、学科拓展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五育并举”在课后服务中的有效落地。

此外,学校深耕教育科研,立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14项,2024年成功结题10项。30名教师在各级教育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人次在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奖。顺利完成国家级作业研究课题结题工作,积极落实“双减”评价制度,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

四、安全护航,守护校园净土

学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校园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每月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包括消防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让学生熟悉应急逃生流程,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每学期组织两次全员安全培训,邀请消防、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为师生进行消防安全、防灾减灾、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针对学生,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同步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提醒家长关注学生安全,加强家校沟通与协作,形成家校协同防护链。建校六年来,学校实现了安全零事故,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从课堂改革的精耕细作,到特色发展的异彩纷呈,榆树市第三实验小学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坚守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擦亮素质教育品牌,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伟大征途中,矢志不渝,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吉林省榆树市第三实验小学校)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