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靓界 >> 正文

为那片埋忠魂的热土歌唱 ——著名编剧杨淑乾谈《区小队》创作

Date:2018-12-03 10:28:53    来源:    作者:   访问:1170   

近日,37集电视剧《区小队》在中央电视台8套完美谢幕在众多的抗日题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匹收视黑马,火爆荧屏,连播13天,平均收视率1.8%,7次破2,网台收视率多次排名第一,网上口碑也在不断发酵攀升。电视剧的热播让原本不温不火的三线编剧杨淑乾就像这匹黑马一样一跃成为国内知名的一线编剧。十年磨一剑,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准备了好久。

 

保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片文学沃土上,走出过许多著名作家孙犁、冯至、刘绍堂,铁凝,谈歌,还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诞生了多部与保定相关的经典作品:《敌后武工队》《平原烈火》《烈火金钢》《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等,形成了文学流派“荷花淀”派,形成了在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保定作家群”。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学氛围中,杨淑乾不断汲取营养,从上世纪90年代他大学时代起,便将目光投向了保定近代历史,创作一部与保定义和团有关的长篇小说。因为这段历史上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其中四国联军入侵保定,在直隶总督大堂上上演了一出洋人审判清朝官员,烧毁莲池书院的历史悲剧,他想把这段历史用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就创作了那部长篇小说《烟雨红尘》,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断断续续写了三年,直到2000年,义和团运动一百周年,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他当时想请著名作家谈歌老师作序,谈老师说,我在报纸上给你写篇评论吧,于是当年的《保定日报》上,谈歌老师发表了一文《杨淑乾和他的长篇小说》,对这本书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对他有个较高的评价。这本书也带给杨淑乾一些荣誉,先后获得了2002年保定市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002年度保定市文艺精品三等奖。至此,他算是正式步入文坛。

其后,他又与人联合创作了古装喜剧电视剧《鸡祥如意》,由西安电视艺术中心2004年拍摄,作为2005年鸡年的贺岁剧在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大连电视台等十余家电视台播出,有着较高的收视率。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登上荧屏,从此走上了影视剧创作的道路。

一个作家的创作,视角往往都是他熟悉的地方,那里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比如贾平凹,主要是商州地区,比如莫言,是长满红高梁的高密。杨淑乾把他的主要创作视角放在了保定太行山这片他熟悉的地方。 2011年开始,他又创作弘扬直隶文化的电视剧《直隶往事》,这部剧描写保定军校毕业的三个学员的成长历程及信仰追求,展现了燕赵儿女的挣扎与奋起、谱写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经济和军事侵略的革命宏伟诗篇,继承和发扬了河北人民的爱国传统和民族精神。这部剧由著名制片人翟树理制片,改名为《大地惊雷》2015年由星纪元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拍摄,2016年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

这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区小队》,是他2015年开始创作,依然讲的是保定故事,因为他老家是保定市曲阳县人,对自己的家乡更加熟悉一些,从小听到的革命前辈的抗战故事,《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就是他的老乡曲阳人,家乡抗日英雄李殿兵创造了让鬼子闻风丧胆的“麻雀战”,他还采访过李殿冰的后人。这些抗日英雄的故事一直萦绕在他脑海中,看了更多的革命先辈的故事,这些鲜活的人物呼之欲出,于是他决定把他们写出来。他说,这也是他的历史使命,有责任把先烈的事迹搬上荧幕,让全国人们知道在我们家乡这片土地上演的抗日壮烈诗篇,于是就有了这部《区小队》。他和他的创作团队打造精品理念,三易其稿,反复打磨,历经两年创作完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区小队》的热播是对他这么多年认真创作的最好回报。

在剧中,作为编剧的他保留了他的一点点“私心”,他的家乡曲阳县数次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剧中,还有剧中人“海棠”来自的村庄“沙道村”,其实就是编剧杨淑乾的老家,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剧中的“石门沟”,是他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童年的记忆。在这片热土上,他塑造了一批让人难以忘怀的个性人物:走村串巷,以卖烧饼为掩护的曲阳县委书记;从粗糙莽撞成长为坚毅冷静的区小队队长刘大强从扛枪打兔子蜕变为抗日女英雄的李玉凤;由青涩的大学生长为坚定的区小队战士的佟大川一打仗就尿裤子,最终勇敢赴死的臭豆子和总是觉得饿,“给他张桌子都能啃了”,为护送学生守住山门被敌人子弹打成筛子的大傻,都各具性格,各有光彩。他们是最朴实的,有着太行山石的坚硬与粗粝。他们是最卑微的,有着华北平原大地上草芥一般的隐忍与渴望。他们又是最伟大的,有着中华民族水乳大地一般的磅礴与情怀!正是这些或憨厚质朴,或慷慨大气,或英姿飒爽,或妩媚生动的剧中人物形象,一个个或向死而生,或走向牺牲,观众的泪腺和心弦在不断被弹动。这部戏因而由抗战大剧成为催泪大剧,人性大剧,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大剧!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正是由于杨淑乾这种对保定这片埋着忠魂热土的深情,对历史文化锲而不舍的钻究,挖掘,创作,才有今天这部《区小队》的力作,这也是他对这几年来创作的一个总结。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也正是对他这么多年来创作的一个真实写照。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