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区40年"发家史"

作者:东坪镇党建工作站 陈渊

东坪镇民主社区党支部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安化县,从软弱涣散党组织到市级优秀党支部,从一穷二白到集体资产逾3400万元,伴随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实践中经历了40年风雨冼炼,民主社区党支部带领社区党员一班人,发扬"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精神,凭着"两块板子一副扁担一车瓜",在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中,创新思维、抢抓机遇、久久为功,摸索出了一条县域城市社区发展之路。

10月11日,笔者上门拜访了原民主社区支部书记周玉莲。67岁的周玉莲精神矍铄,是一位和善的老婆婆。在笔者说明来意后周玉莲热情地把我迎进了家里,主动唠起了民主社区的"发家史"。

改革开放春风吹暖基层

民主社区是解放后就设立了的,改革开放前都是走集体化,1个支书、1个主任都是吃国家财政,所以也不存在集体经济,除了一间狭小的办事点,算得上一穷二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政策放开,号召党员群众勤劳致富,允许搞个体经济。社区支委几个堂客们就心思活络了起来,你一嘴我一舌,聚在一起寻求发展出路。搞化工企业不懂科学,搞加工生产也没有人才,只有从小商小贩做起。做生意没有本金,几个人就东讨一块砖,西借一块布,从家里拿来锅碗瓢盆,在河滩边上找个三不管的地方搭棚子,两块门板就是台面,开起了早餐店。下午支委几个女同志就挑着扁担到十里八乡转,卖包子油条。有了一些积累后,就开始租门面开缝纫店、花圈店,党员们以义务工的形式,自发地为集体经济增收出力。

两块板一副担一车瓜谋出路

店子开张后集体经济收入有增加,但是时代的变化太快,社区要搞建设要发展,很快就入不敷出。怎么办?我和支部书记谌节贞半开玩笑的讲,这会计当的没点味,年年都是做欠账,什么时候能有点结余才好。谌节贞就讲,听说常德西湖那边的西瓜特别好,不如去进点西瓜来卖。我们都是说干就干的人,谌节贞和我当天就租了一辆四轮车,往常德赶。结果到了地方才晓得西瓜要满足日照,3天后才能开园。回去再来的话,租车费都划不来,我们只好借住在老乡家里。西瓜开园的时候,我们清早就赶过去摘西瓜,一路颠簸,到晚上2点钟才回到民主社区。新鲜西瓜大家都爱,一车瓜第二天就销售一空,除开成本净赚了700多元。两块板一副担一车瓜,是民主社区"发家"的拐点。

几经波折人间正道是沧桑

1981年6月,因为发展需要,开始拆了原来的窝棚修房子。钱不够,水泥、木材、钢材都是赊欠的,两层的房子修了一年半,一直到1982年12月才修完。我们在自己的门面开起了社区商店、缝纫店,创办了柳溪旅社。1986年把修楼的帐还清。1991年,做出了一些成绩后,让社区支委几个堂客们有些忘乎所以。社区跟风办起了地板厂,把账上的几十万都投了进去。我们不懂技术,也没有管理经验,做出来的地板要么是烧锅了,要么就残次品一大堆。几年时间把原有的积累亏得精光还倒欠帐。1998年,我接手担任支部书记的时候,账上还欠40000元。2001年,原来缺工少料建的办公楼成了危房。社区集体账上只有24万。经过党员群众大会决议,我们大胆地制订了新建方案,总计8层,面积4800平方米,预计造价300万。24万资金,付给工人工资和办理必要手续就用完了,支委几个人带头捐了款,也发动党员捐款,凑了32000多元。其他的都是靠赊欠。到2017年5月,我退休离任时候,社区支委还清了修楼的300万账目,账上还结余400多万,社区固定资产超过3000万。可能你觉得我讲了半天都是讲怎么捞收入,好像和党建没什么关系,但是有了大量的集体经济收入,我们社区支部人才慢慢集聚了起来,年轻的大学生加入了支部,阵地建设逐步规范,开展党组织活动形成了常态也更有底气,社区党支部建设的才能走上良性循环。

"君子协定"凝聚精神内核

听完周玉莲的讲述,笔者是很惊叹的,几个女同志,带着支部十几名党员,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同时也很疑问,是什么让她们始终能拧成一股绳,风吹不乱?雨打不散?是什么让她们在很多男子汉看来都不敢想,不敢做,不敢面对的困难面前毫不不退缩?

听了我的疑问,周玉莲脸上的皱纹晕开了花,她说:当了这么二十年支部书记,心得还是有一些的。我们支委几个堂客们在开始就制订了几条"君子协定",一是只要有时间就要聚在一起学习,因为我们的知识水平都不高,不发狠学肯定当不得别人,学习的内容五花八门, 上到中央、地方各级的政策文件精神,下到缝纫、剪纸、做包子的技术,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二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保质保量优先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我们社区支部是党在基层一线的战斗堡垒,一言一行都要给党员和居民树立榜样;三是所有的收益归集体,绝不中饱私囊,刚开始时候有的同志心不是很齐,搞了些小动作,支委几个人就经常上门批评教育,作思想工作,带头的不偏私,风气自然而然就好了;四是雷打不动坚持"三会一课",约定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日召开党员群众大会,重大事项都在大会上公开讨论,鼓励大家提意见,实行民主决策;五是建立了一本支部"人情账",大家对集体做的贡献都计在账上,清清楚楚。

访谈结束,笔者不禁对周玉莲等几位老党员的事迹肃然起敬,钦佩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钦佩于几经波折不改初心的韧性,更钦佩于她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地清风气概。习总书记常说,温故可以知新,或许民主社区这部40年的"发家史"中,就蕴含着破解当前城市社区党建工作难题的"法宝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