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茶世界”展览诞生的“故宫茶鸡家族” 抱团出圈,悄然走红网络
作为世界著名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在传播好故宫文化,让文物“活”起来方面,不断与时俱进,屡屡创新,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并始终把创意研发放在核心位置,注重统一产品整体格调。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人员经常邀请文物专家进行专项指导,深入梳理和解读文物藏品内涵,选取特色最为鲜明,兼具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情感价值的文物元素,为文化创意研发寻找正确方向。因此,故宫文创产品频频引发关注,不但具有清晰的传统文化脉络,也非常注重探索现代表达方式,每次上新都激发了公众强烈的购买欲。
近日,故宫博物院再度推出一套引爆网络的文创产品——“故宫·茶世界”展览的“故宫茶鸡家族系列”,这一系列目前上市的有斗彩茶鸡、茶鸡抱枕、茶壶茶鸡、盖碗茶鸡、鸡缸杯茶鸡等;茶鸡家族集体抱团出圈,以其“丑萌”带来的松弛感迅速走红网络,再次引领了文创市场的新一轮热潮。
因“故宫·茶世界”展览而诞生的“故宫茶鸡家族”
“故宫茶鸡家族系列玩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鸡缸杯的杯面图案来源于《子母鸡图》,子母鸡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母慈子孝的美德,与当时的儒家思想高度契合。成化鸡缸杯纹饰彩绘于外壁:一组兰花山石、一组芍药山石,还有两组子母鸡五只。其中一组雄鸡回首顾盼,似在警卫防护,母鸡低头寻食,三只小鸡奔向母鸡作扑食状;另一组雄鸡神气地昂首长鸣,母鸡正在捉虫,三只小鸡环绕着母鸡。
明·成化款斗彩鸡缸杯
故宫博物院藏
目前,这件成化款斗彩鸡缸杯正在河北博物院展出,是“故宫·茶世界:紫禁清韵——茶文化精品文物展”的重要展品之一,展出后将回到故宫。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联合主办,是“故宫·茶世界”全球巡展的第二站。该展览由“宫中佳茗”、“乾隆与茶”、“茶事源流”和“茶香燕赵”四个单元组成,汇集了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中国茶叶博物馆三馆珍藏的160件(套)文物与相关史料,为公众细述中国茶穿越历史、连通地域、融合民族、影响世界的发展历程。
明·佚名绘 李升款斗茶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携手河北博物院举办此次展览,正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以展为始,以茶为媒,讲好中国故事。正值暑假,“故宫·茶世界”展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茶叶作为承载历史、贯穿古今的“中国名片”,不仅象征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在千百年的传承中连结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将中国的饮茶文化传播至全球。
“乾隆与茶”单元展厅空间
重要展品“成化斗彩鸡缸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明成化时期,彩瓷的烧造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斗彩的成熟是成化年间御窑的重要成就,由于各种彩料烧成温度不同,斗彩瓷器一般要经过,至少两次不同温度的烧制。首先用青花料在胎体上绘画,并以此勾勒纹饰的细线轮廓,上釉并入窑高温烧制,从而得到釉下青花的蓝色。随后将绿、黄、紫等釉上彩,填绘于青花勾勒的纹饰之中,入炉焙烧,如需红彩,则最后再加矾红填色绘画,二次入炉焙烧。由于工序繁多、烧造难度大,斗彩鸡缸杯成品率极低。
清·成化款斗彩鸡缸杯
故宫博物院藏
影响深远的鸡缸杯家族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本就烧造不易,再加上杯体小巧、极易破碎,因此传世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极为稀少。从明世宗朝开始,斗彩鸡缸杯的仿制品就持续不断。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朝进行仿制。从侧面也反映出,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影响力之深远。鲜为人知的是,斗彩鸡缸杯并不是孤独存在的,它有一群兄弟姐妹,而且每一只都是独一无二的。目前已知的完整成化斗彩鸡缸杯仅存十数只,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地。这些鸡缸杯中,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清·雍正 成化款斗彩鸡缸杯
故宫博物院藏
充满正能量的故宫茶鸡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故宫·茶世界”展览,自首次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后,全国巡展自福州博物馆开始,河北博物馆为第二站,茶鸡紧随每站展览,都会被抢购一空。故宫文创团队将鸡缸杯中的鸡爸爸、鸡妈妈、鸡娃进行卡通化重构,创造出“朴拙可爱”的“故宫茶鸡家族”:圆溜溜的大眼萌,迷惑性的外貌,表情时而沉着冷静,时而充满好奇;茶杯鸡与盖碗鸡的鸡冠做成“比心”设计;斗彩茶鸡暗藏玄机的六片尾羽,每片颜色各异,分别代表六大茶类的茶汤颜色。可以说,每一处细节都在俘获年轻人的心。在茶展现场,一位正在排队抢购茶鸡的年轻人对记者说,“鸡象征吉祥、幸运和正能量,尤其是故宫茶鸡,意义非凡,所以必须要‘蹲’一只回去。”
在传统文化中鸡有五德
古人为鸡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韩诗外传》认为鸡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古人重视衣冠礼乐,鸡头顶红冠,身披彩羽,就像是盛装打扮的官员一样气宇轩昂,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闪转腾挪之下,仿佛一名武林高手,这也符合先秦时代君子文武双全的特征;敌前敢拼,是勇德,遇到敌人,必跃跃欲试,雄冠竖起,遇强则强,坚强不屈;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古人认为鸡不吃独食;守夜不失时,雄鸡司晨,天明报晓,是信德,昭示时光的宝贵。鸡还与“吉”谐音,是吉祥的象征,所以雄鸡一直是历代文人和画家乐于表现的题材。
宋代点茶艺术化综合多媒体展台
故宫茶鸡,抢疯了
河北博物院文创商品部的工作人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称:已卖断货,正在加急补货!这套故宫茶鸡系列玩偶之所以备受追捧,也超出了设计团队的预期。身形圆滚呆萌,一脸等抱抱的样子,抢到的网友们说:“茶席上少了这只故宫茶鸡怎么行”;“与故宫茶鸡的第一次对眼,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要带着故宫茶鸡去旅行”;“一个人吃饭,要让故宫茶鸡坐对面”;“故宫茶鸡大吉,要在办公室摆满一面墙”;“故宫茶鸡,给人一种很踏实很安全的感觉”;“要集齐一套故宫茶鸡家族,团抱的感觉才圆满”……
故宫茶鸡中的斗彩鸡
年轻化的产品设计意义何在
滤镜文化和美颜经济盛行下,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精致美跌落“神坛”,“丑萌”逆势破圈走红,是重视真实的心境外显,不仅满足了年轻人的情绪消费需求,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交媒介。故宫文创设计的团队发现,中国90后和00后已经成为了传统文化复兴和传播的主力军。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人文素养。网络为他们打开了全世界的窗口,了解更多信息,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已经不再满足单纯的外来文化的灌输。他们更愿意主动发掘并传播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开始追寻更加适合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层面的需求。文创产品的年轻化设计,是对市场的洞察,只有融入生活的设计,创造了情绪价值的设计,才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左: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勾莲纹多穆壶
右:清·乾隆 仿拉古里木纹釉瓷多穆壶
故宫博物院藏
设计突破永无止境 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近年来,文创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迅速崛起,成为市场的新宠。从 “马踏飞燕”毛绒玩偶,到“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再到“故宫口红”,以及如今这款“故宫茶鸡家族系列玩偶”,这些产品凭借其创意十足的设计频频“出圈”,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广泛的关注与追捧。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故宫文创团队在设计上不断突破,不断尝试找到年轻化的视觉表达,在一件小东西上用尽心思传播文化。创新永无止境,传统文化,像一束光,关照着每一位中华儿女,我们不仅从这些产品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海纳百川,更在时尚与潮流中找到与历史的情感连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