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靓界 >> 正文

如果古人写白话诗会什么样?——张天佑现代诗赏析

Date:2021-11-10 15:15:08    来源:    作者:   访问:316   

        张天佑,男,1987年生,河北唐山人,现居北京。是一位积极探索诗歌未来发展方向的诗人。2009年开始创作,已出版诗词集《登云路》。作者并著有古典诗词理论著作《北海诗话》,该诗话正面围绕诗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终极命题展开,是自成理论体系的传统诗歌理论专著。它清楚的阐释了“诗歌之本质、诗歌之标准、评价主体、普世性、多指向性、独立成体性、诗歌盛衰之因、创造力来源”等很多诗歌核心问题。积极倡导诗歌改革,主张诗为正音体,词为自度体,白话诗归回音乐性,并应具备“语言美”。诗歌作品及理论见于《鸭绿江·华夏诗歌》、《西部散文选刊》、《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现代诗美学》、《现代诗歌》等刊物。国家一级作家、《鸭绿江·华夏诗歌 》主编唐成茂和国家一级作家、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刘志成曾对张天佑作品及理念给予相当的肯定。

 

     由于这位自称李白再世的张天佑既写古典诗词又写现代诗,那么令人好奇的是,一个作古诗之人的现代诗歌会是什么样?让我们看两首他本人的作品,其中下面这首《我的心》,其本人在他的诗歌理论著作《北海诗话》中自称为白话诗的涯岸明灯,大家赏析一下,有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

   《我的心》

我的心是平静的湖,世间的繁华将它重重锁住,你用优美的倒影将它划破,却看不到我深藏的孤独;

我的心是远飘的云,日夜的征程将它布满伤痕,你用深情的双眸将它凝望,却找不出我驻足的穹天;

我的心是冰封的茧,生存的忧患将它紧紧裹缠,你用温柔的双手将它融化,却解不开我一生的负担;

我的心!

      我们看一下,这首诗保持了相当强的音律美和语言美,诗中的充满了古典诗词的意境,情感又是现代性的,三个段落,情感逐层加深,诗中的“你”逐步向“我”靠拢,“我”却逐渐飘远,因生存的困境,两个人始终无法将心连接到一起,不可谓不沉痛,遗形取神,这个“神”就是现代人内心及情感的写照,最后一句“我的心”,则不啻为痛苦的呻吟了,张天佑认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蜂腰之作,未竟全功,中间部分过于散文化,影响了诗意表达。那么,诗歌本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认为张天佑水准如何?

      再看另外一首《初心》,

《初心》

蓝色的芽,开出红色的花朵

是因为当初地下的种子

深藏着复仇的火焰

 

微薄的羽,掀起海上的风暴

是因为当初裹夹的蚕茧

封锁着绝望的求告

 

吹尽亘古的风,磨平山崖的脊

手握道义的刃,斩断未了的情

 

一念不熄,江海可平

抚我初心,孰谓不痛!

  

这首可谓是白话诗与古典诗的完美结合了,充满了闻一多所说的音律美和建筑美,前两段为白话诗风格,大意为内心坚韧,则事皆可成,后两段为古典诗词风格,尤其最后一段,明显为四言古诗笔法,作者却一反开头之意,表现了真实的人性——只要不忘初心,确实江海可平(简单理解为平趟吧),事情成功了,但是这个人一定也是伤痕累累,内心充满痛苦的,因为他的成功,一定有周围人的牺牲,包括亲人爱人的付出,诗人是敏感的,这首诗的成功之处,便是没有像很多“伟光正”的作品一样,只要成功,什么都不重要了,只看见成功的光芒,不说背后的人性。而这里的人性是真实的,是“常人”的。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把语言变成自己的,独到的,其他人写不出来的,是写出佳作的入门门槛。大家觉得这两首怎么样?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