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走了,享年12岁!2016年年初台湾人气节目《康熙来了》在播出了近3000集后停播,当时有人感叹这是“一个娱乐时代的崩解年代”。后来发现,这说得很不对,离开了中国台湾的原《康熙来了》主持人蔡康永来到了大陆,并且至今仍在《奇葩说》里聊得风生水起,当年部分《康熙来了》的用户见证了电视综艺的盛世年华,如今大陆网络综艺在经历了试水、井喷、崛起、迭代几个阶段之后,正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和精品化,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食粮。

除了《奇葩说》之外,各大视频平台在网综市场坚持创新,今年推出的《偶像练习生》《中国新说唱》《热血街舞团》《创造101》等网综相继霸屏,不仅让“C位”、“Pick”、“Battle”“Skr”等热词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用语中,行业对自制网综的高度关注,也让视频网站摆脱了对于引进版权的依赖和内容同质化的桎梏。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看网综”成为青年群体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文化属性得以彰显,文化能量开始释放,并逐渐成为这个时代青年沟通、表达的一种新范式。

自2014年“网综元年”到现在,网综的成长可谓迅速到超出想象,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加,在内容题材、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的新网综层出不穷。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2018年Q1-Q3中国网络综艺价值研究报告》显示,在2018年Q1-Q3 TOP30网综节目中,新网综的节目数量占比达到76.7%,播放量占比高达77.3%,头部新网综平均每集收看时长为91分钟。以《偶像练习生》为例,这档节目是2018年网综里当之无愧的爆款节目,在热播期间微博话题量高达139亿,节目最后阶段通过网络投票决定出道明星人选,最终仅9位出道成员的累计投票量便达到了1.5亿次。

随着影响力日盛,作为当代青年文化显著代表的网综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文化版块发生碰撞。首先就表现在用流行文化去沟通传统文化,并将其与时代精神充分结合。以《中国新说唱》为例,一举颠覆了人们对于说唱音乐的固有认知,让大家意识到说唱这种音乐类型原来也可以很深刻但又不失风度的表达年轻人的思想和态度。该节目主题曲《天地》、节目推广曲《中国魂》更是通过说唱的形式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借助互联网走出中国,向外国观众秀了一把中国年轻人的风采,逐渐打破了说唱的小众圈层壁垒,一时成为全民热点话题。

其次,用扁平化沟通取代“自上而下”传播,让内容生产主体更加多元、传播形式更加多样,极大地提升了娱乐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一方面,互联网的特质赋予每一位用户平等的权利,多样化的互动参与方式的接入,大大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个体创造的细胞被激活,综艺舞台不再只有明星或者大咖,大量“素人”在节目中亮相发声,传统观众摇身一变成为分享者甚至创造者。另一方面,观众“pick”偶像出道,《偶像练习生》的网综规则是节目组挑选一定数量的练习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封闭训练和录制,最后由观众投票选出优胜者成团出道,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网综将定义偶像的权利交给了观众。

再者,娱乐文化推动商业文化的创新,平台价值观赋能品牌价值观正在成为趋势。未来的市场是年轻人的天下,各大平台开发的网综备受追捧,恰恰是受益于主动去了解年轻人喜欢的流行趋势,主动去学习年轻人的表达方式,从而成为当下产品或者品牌与年轻人对话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以“小红书”为例,凭借着《偶像练习生》中爱奇艺给广告客户开通了投票复活通道,“小红书”的品牌认知度就提升了148%,用户也随之显著增加,从而开拓了粉丝圈层文化与营销相结合的新路子,也为新时代下新商业文化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案例支持。

越来越多的网综开始将现实观照和价值引领作为创作生产的基本前提,将“有意思”和“有意义”充分结合起来,去呈现年轻一代的立场、态度、观点。网综正以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多样文化进行对话交流、互动互补,实现与其他文化的共融共通、共同发展,布局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