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变当下 发明驱动未来,戴森设计大奖入华十周年特展启幕
[2025年9月12日,上海] 今日,2025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颁奖仪式暨十周年特别活动顺利举行。戴森教育及公益项目亚太区负责人柯炎秀、戴森硬件工程师团队负责人胡宏飞,以及数位大赛历届获奖选手出席活动,共同见证大赛在华十周年的里程碑时刻与新一届三强团队的诞生。为致敬本土年轻一代发明家“敢于颠覆,无惧失败”的创新精神,戴森设计大奖入华十周年特展也正式拉开帷幕,集中展示并探讨创新发明如何回应真实世界存在的问题,并推动社会向更美好的未来迈进。展览将于9月14日至9月21日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戴森设计大奖入华十周年特展
戴森设计大奖是一项国际性的设计与工程大奖,由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设立,旨在激励更多年轻人通过工程、科技、设计,解决科技、医疗、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全球性难题。自2016年入华以来,大赛持续为中国年轻发明家提供全球性的交流和展示平台,并为优秀作品搭建通往成功的道路,帮助他们产出有社会价值和产业潜力的创新发明。迄今,大赛已激励超过2万名中国大学生参与,共计收到超过3500份原创设计作品。
2025 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三强诞生,以创新发明回应真实生活
戴森设计大奖入华十年来,参赛作品所涉及的领域之广涵盖从医疗、农业、环境生态,到公共卫生、可持续、灾害救援等等,并且其中有不少优秀作品已商业化落地,真正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今天,戴森设计大奖正式公布2025年中国大陆赛区三强团队作品,展现本土年轻科创人才对前沿科技的巧妙应用,以及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人文关怀。
2025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三强团队及其作品
荣获冠军的是来自清华大学黄俊铭、梁骥团队的作品——Pureco免水冲生态户厕系统。他们聚焦中国寒旱区由于居住分散、污水管网建设困难、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而产生的公共卫生问题,研发了一款免水冲生态厕所。该设计无需水电,利用太阳能集热与被动保温,实现粪尿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节水节能,每年能节省维护费超300元,并通过助便踏板等人性化设计优化如厕舒适度,以此促进相关地区公共卫生的改善,同时也提升农村居民的改厕意愿,助力农村可持续发展。
来自中国药科大学陈培鸿的作品AI-3D药物制造研发平台则夺得亚军,该设计通过提供精准的药物释放时间、空间、速度与剂量控制,能够解决儿童、老人需手工分剂量用药、罕见病人群按需制药成本高等痛点,实现个性化精准用药,并且其AI打印技术还可以为药物制作触觉标签,减轻视障群体用药困难;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陆瀚文、宋新园的团队作品ScolioDetect获得季军,这是一种可快速穿戴的青少年脊柱侧弯监测设备,采用动态步态分析方案,可快速完成脊柱弯曲角度与形态的高精度测量,将脊柱侧弯检测从依赖专业操作的复杂检查,转变为可在校园等场景轻松实施的简单流程,使检测普及成为可能。
“今年的三强团队作品分别对寒旱地区的公共卫生问题、细分人群的小批量用药需求,以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体态隐患提出了各自的创新解决方案,在展现工程设计才华的同时,也彰显年轻一代发明家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文视角。”戴森硬件工程师团队负责人胡宏飞已连续五年担任大赛评委,见证了一届又一届未来发明家们通过创新发明,回应新时代的种种课题,“他们在用行动诠释着,真正的发明,源于对真实世界的敏锐洞察,和用科技创新解决问题的决心。这也是对发明家精神的最好诠释。”
戴森硬件工程师团队负责人、戴森设计大奖评委 胡宏飞
戴森深耕本土工程教育事业,持续驱动未来发明家
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相信,年轻的设计师有能力研发能够改变人类生活的科技。自2024年起,戴森携手本土高校开设相关工程设计课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激发年轻一代科创人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思维和无惧失败的实践精神。今日,戴森宣布与东北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达成全新课程建设合作,共同传递“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以工程创新为路径、以社会影响为目标”的工程教育理念。自2022年起,戴森也在本土持续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工程教育项目,通过创新、有趣、互动的课程形式,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目前已成功触达中国大陆的所有省份,惠及来自2,000所学校的620万名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
戴森教育及公益项目亚太区负责人柯炎秀女士表示:“过去十年,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本土科创教育事业的发展,利用戴森的工程资源和文化,推动STEM教育和启迪年轻一代发明家。创新的旅程永无止境,它由好奇心、勇气与合作精神共同驱动。我们将继续积极与本土产学研机构携手,弘扬发明家精神,投资年轻创新人才,共同构建一个更具创造力的未来。”
戴森教育及公益项目亚太区负责人柯炎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