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红色通信之路:西安邮电大学赴陕西延安开展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推进强国建设中展现青春作为,2025年暑期,西安邮电大学“重走红色通信之路”社会实践团队沿着中国红色电波的发展足迹,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先后到军委三局、延安通校旧址等地,实地调研革命旧址,学习党史知识,发扬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首日,实践团队怀着崇敬之心走进中央军委三局旧址。作为我党我军早期通信事业的摇篮,军委三局在革命战争时期承担着保障党中央、中央军委与全国各根据地通信联络的重任,在通信指挥、情报收集、无线电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不朽功勋,为通讯事业发展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及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被毛主席誉为工农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
图1:实践团队在军委三局的合影
团队成员透过历史实物与图文资料,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苦条件下开创通信事业的卓越智慧与坚定信念。军委三局所承载的通信使命及其精神力量,激励着青年一代赓续红色通信血脉,将专业所学融入国家发展,在新征程中肩负起信息时代的历史责任。
延安通校成立于1939年,是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通信人才培养基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学校为红军和党组织提供了宝贵的通信保障。通过对通信学校旧址的实地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即便在当年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延安通信学校始终恪守 “服务革命、服务国家”的办学宗旨,坚持为党育才、为战育人,以人才供给的持续发力,为新中国通信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起步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图2:团队成员与军委无线电通信学习纪念碑的合影
团队成员结合历史与现实,进一步认识到通信事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的今天,延安通校的历史意义更加深远。队员们表示,将始终坚守并传承红色通信精神,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立足专业领域深耕实干,在新时代为社会的高质量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拼搏。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其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这对信息领域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标准,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守家国担当的精神素养,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求。西安邮电大学“重走红色通信之路”社会实践团队,立志通过实地调研与理论总结红色通信精神,探讨其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趋同,发掘信息类行业高校开展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可行性与内在价值。团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中汲取智慧力量,奋力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