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之约
提及徽州,总想起汤显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咏叹。周末,我和爱人带着孩子踏上齐云山,赴齐云山之约,想让他们在自然与文化的浸润中,感受这座“江南第一名山”的独特魅力。
车子刚到山脚下,孩子们就被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吸引。“那山是不是在天上呀?”女儿指着峰顶隐入云层的齐云山问道。我笑着告诉他们,这就是古诗里“齐云山与壁云齐”的景象,两个小家伙立刻叽叽喳喳地要赶紧登山。
乘索道上山时,脚下的丹霞地貌逐渐展开。红色山体层层叠叠,新安江支流横江在山谷间蜿蜒,宛如一条碧绿绸带。“快看!像不像太极图?”儿子突然指着山脚下的河湾喊道。果然,江水环绕山峦形成的阴阳轮廓,恰似天然道家太极,连平时对风景不甚在意的他都惊叹起来。
下了索道,我们沿着青石板路缓步前行。山路两旁翠竹成林,孩子们追着林间的蝴蝶奔跑,竹叶沙沙声与他们的笑声交织成歌。走到山腰处,几座古朴道观映入眼帘,飞檐斗拱间飘来淡淡的檀香。道长们在殿前洒扫,见孩子们好奇张望,便笑着递来两颗松子,告诉他们这是山风送来的礼物。
正午时分,我们来到月华街。青石板路上,孩子们踩着自己的影子蹦跳前行,清脆的脚步声在街巷间回荡。街边的烧饼铺飘来阵阵香气,金黄酥脆的徽州烧饼刚出炉,孩子们捧着烫手的烧饼,小口小口地啃着,芝麻碎屑沾在嘴角,引得店主阿姨连连发笑。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间,红灯笼与青布道幡随风摇曳,女儿指着墙上的道符问东问西,我便借着街边的石刻,给他们讲道教“天人合一”的故事。
午后继续登山,怪石奇峰成了孩子们的天然游乐场。香炉峰下,儿子张开双臂模仿山峰的姿态,女儿则捡起丹霞岩石的碎块,说要带回家做纪念。在五老峰前,我们一起辨认那五位“石老人”的轮廓,孩子们发挥想象,给每位“老人”编起了故事,让千年山石仿佛有了生命。
摩崖石刻群更是成了生动的书法课堂。“爸爸,这个字像不像爬山的人?”儿子指着“齐云”二字问道。我趁机教他们辨认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当读到“一石插天,直入云汉”的题刻时,两个孩子仰头望向峰顶,眼里满是向往。
登顶时恰逢云海翻涌,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群山之间。孩子们趴在观景台的栏杆上,看着脚下的云雾如海浪般起伏,山脚下的村庄炊烟与云雾交融成仙境。“原来乾隆皇帝说的‘天下无双胜景’是这样的!”儿子若有所思地说,女儿则张开双臂,说要抱抱这朵“大棉花糖”。
下山的路上,看着他们叽叽喳喳分享着各自的“发现”,我忽然觉得,亲子旅行的意义从来不止于风景,更是让孩子在自然中学会观察,在文化中种下好奇,在陪伴中收获成长。
齐云山的云雾渐渐隐去,而孩子们眼中的光彩,却比山间的霞光更加明亮。这趟亲子之旅,不仅让他们领略了山水之美,更在心底播下了对传统文化的好奇种子,这便是齐云山送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王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