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舆龙狮,点燃民俗文化之魂,共续百年传承!
黄舆龙狮(简称HYLS),坐落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霞寨镇大坪古隆村黄舆(怡)庵。是一支专注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与研究的龙狮团。他们以守护和弘扬舞龙舞狮技艺为使命,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不断探索创新传承方式,为古老民俗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贡献力量。
黄舆龙狮历史底蕴深厚,舞龙舞狮技艺传承超300年,历经岁月沧桑,是闽南民俗文化瑰宝。每逢盛大节日、庆典,黄舆龙狮都会登场表演。舞龙时,巨龙在舞龙者手中翻腾游走,气势磅礴,尽显力量与灵动之美;舞狮同样精彩,狮子憨态可掬又威风凛凛,凭借扑、跌、翻、滚等动作将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观众喝彩。
多年来,黄舆龙狮把文化传承放在首位,减少商演,投身公益宣传。走进校园为孩子传播龙狮文化,协助当地政府公益演出,走进周边乡镇唤起青少年热爱,培养出众多接班人,团队从12人壮大成200多人的龙狮文化传承中心,还设立分部弘扬文化。他们展示闽南龙狮文化魅力,让更多人爱上这项传统技艺。这离不开队员热爱、爱国情怀和各界支持。回顾传承路,黄舆龙狮初心不变;展望未来,也定会坚定前行,让龙狮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光彩 。
黄舆龙狮专注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领域,其英文名是“HUANG YU DRAGON LION” ,主场馆位于平和县黄舆龙狮文化传承会(大坪黄舆庵场地)。现任会长为黄锦鸿;其核心推动者是黄锦鸿、黄太明、黄聪敏、黄淑亮,共同致力于黄舆龙狮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黄舆龙狮在传统民俗文化传承领域成果斐然,屡获殊荣。其荣获中央电视台CCTV《艺术名家》栏目、CCTV《艺术传承》栏目特授权颁发的「中国民俗文化传承基地」牌匾及证书;被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艺术之旅》授予「龙狮文化人才选拔基地」称号;获评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术培训工作委员会「2025年度行业百佳龙狮运动教育基地」。此外,黄舆龙狮还获邀参与《中国影像志·福建名镇名村影像志》第三季•决胜小康(平和钟腾篇)大型高清纪录片节目拍摄,在传承与推广民俗文化上展现出卓越影响力 。
传承、复兴与发展
兴至于清朝年间,历经几百年
明清时期,大坪黄氏古隆房一派繁荣,经济蒸蒸日上,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彼时,家族极为重视文教武学,子弟们奋发进取,在科举之途大放异彩。其中,文举人黄开基在乾隆乙卯科试中勇夺第四名,武进士黄鸣凤于乾隆壬辰科高中,后在乾隆五十三年出任平海营参将,官居三品高位,此外,还有众多太学生、贡生等优秀人才涌现,为家族赢得无上荣光。
这些杰出人才不仅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还以自身对武学的热忱推动了当地舞龙舞狮活动的发展。解放前,古隆村墩里村(民国时期称为“和平乡”)每逢元宵节伽蓝大王巡安踩街,场面热闹非凡,七八条龙艺队伍穿梭其中,引得观者如潮,成为当地一道独特而热闹的民俗景观。
然而,好景不长,战争的爆发使龙艺活动被迫中断。土地改革时期,黄怡庵及厢房改建成学校与粮仓,龙艺道具损毁殆尽,龙艺传承遭遇沉重打击。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黄怡庵理事会满怀热忱,试图恢复民间文化活动,无奈受经济条件限制,龙艺活动开展得断断续续,难以持续。1989年后,又因特殊因素,这一活动再次陷入停滞。直到2014年,本地热心乡贤挺身而出,他们慷慨出资购置舞龙道具,并积极号召当地青少年踊跃参与。在他们的努力下,中断多年的传统舞龙文化重焕生机,再度在古隆的土地上热闹上演,续写着传承的篇章。
复兴阶段
在文化传承的漫漫长路上,黄舆龙狮的恢复历程充满艰辛。起初,训练场地辗转不定,队员技艺参差不齐,重重困难如荆棘般横亘眼前。但对龙狮文化纯粹的热爱和强烈的传承使命感,成为队员们心底的力量源泉。老一辈满怀热忱,年轻人朝气蓬勃,他们携手并肩,用汗水与坚持,让古老的龙狮文化在新时代重焕生机,踏上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化征途。
重组传统龙队后,训练场上的队员们开启了艰苦卓绝的训练。日复一日,他们全身心投入,每一个起势、每一次腾挪,都精准复刻着古老技艺的神韵。随着时间的推移,龙队规模不断壮大,实力愈发强劲,成为传承龙狮文化的中坚力量。
自2017年起,黄舆龙狮毅然扛起传承溪角狮文化的重任,怀揣对传统文化的满腔赤诚,无畏艰难险阻,一路破浪前行。2017年末,黄舆龙狮会正式成立,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团队发展步入新阶段,也为传承之路开启了全新篇章,承载着无数人的殷切期盼。此后,黄舆龙狮活跃于各类民俗文化活动,让龙狮文化的魅力在民间广泛传播。
2018年2月8日,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与共同努力下,黄舆庵龙狮团正式宣告成立。从此,传承龙狮文化有了稳固的核心,一股新生力量融入传统文化传承的滔滔长河。团队并未满足于此,而是继续砥砺奋进。
2019年中秋,黄舆龙狮办事处圆满建成,成为团队发展的关键转折点。紧接着,科学完善的组织架构迅速搭建,各岗位分工明确、协同配合,为龙狮文化传承铺就康庄大道。
2020年,厚积薄发的黄舆龙狮团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表演实力,他们受邀协助文化部门,参与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影像志·福建名镇名村影像志》的舞龙演出。舞台之上,团员们配合默契,将巨龙的灵动与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收获无数赞誉。同时,他们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坪黄氏孔明灯的拍摄,借助镜头之力,将龙狮文化与大坪黄氏孔明灯这一独特传统文化传播至五湖四海,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将文化火种播撒到更广阔天地。
2022年,黄舆龙狮团队启动《隆山谱》编撰工程,组织成员深入乡间田野,走访老艺人、查阅古籍档案,系统挖掘整理龙狮文化历史渊源、技艺传承与民俗内涵,用详实文字记录珍贵文化记忆,为龙狮文化传承筑牢根基。
2025年1月27日,平和县黄舆龙狮文化传承会正式成立,开启文化传承新征程。2025年4月,黄舆龙狮团队迎来高光时刻,连续获得三项重磅荣誉:获央视CCTV《艺术名家》《艺术传承》栏目认证,被授予「中国民俗文化传承基地」;被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评为「2025年度行业百佳龙狮运动教育基地」;荣获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艺术之旅》「龙狮文化人才选拔基地」称号。这些荣誉是对团队多年努力的高度肯定。从民俗展演到人才培养,从传统技艺传承到创新发展,黄舆龙狮团队始终坚守初心。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龙狮文化传承,推动这一传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自成立起,黄舆龙狮就满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使命感,活跃在各类文化活动中。在当地盛大的神明巡安踩街民俗活动里,他们总是全场焦点。队员身着传统服饰,在锣鼓声中舞动龙狮。巨龙蜿蜒游走,狮子活泼勇猛,演绎古老传说,让观众沉浸于民俗氛围,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黄舆龙狮还热心公益,协助政府公益演出以及参加当地公益晚会。他们用心筹备表演,融合舞龙舞狮的力量与美感,以精彩节目吸引更多人关注公益,传递爱心。
凭借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黄舆龙狮获央视青睐,协助拍摄节目。拍摄时,队员全力配合,完美展示高难度动作,深入解读文化内涵。通过央视镜头,黄舆龙狮将自身风采与中国传统文化传向四方,让更多人了解黄舆龙狮精神,激励大家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走进校园公益宣传及培训
多年来,黄舆龙狮始终把文化传承当作首要使命,主动减少商业演出,一心投入公益宣传。他们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独特的龙狮文化课堂。队员们生动讲解龙狮文化的起源,从龙的古老传说、狮子传入中国,到龙狮文化在各朝代的演变,还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吉祥、奋进、团结等寓意,让孩子们明白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讲解完,便是实操环节。队员们亲自示范高难度的舞龙舞狮技巧,舞龙者步伐矫健、配合默契,巨龙气势磅礴又灵活;舞狮者技艺精湛,将狮子的憨态和威风展现得淋漓尽致,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引得孩子们惊叹欢呼,也在他们心中种下龙狮文化的种子。
经过黄舆龙狮团队耐心培训,一支校园龙狮队诞生了。元旦时,校园龙狮队首次亮相,小队员们精神饱满,表演虽显稚嫩却十分认真,赢得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和称赞,现场气氛热烈。这是黄舆龙狮传承文化的成果,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的脚步。
向周边乡镇发展龙狮文化
在黄舆龙狮不遗余力的积极带动下,龙狮文化传承的热潮犹如熊熊烈火,以迅猛之势向四面八方迅速蔓延开来。周边乡镇的民众被这股文化传承的热情所感染,纷纷热烈响应。一时间,多个朝气蓬勃的新龙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乡镇接连成立。这些新队伍的诞生,不仅为龙狮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更象征着龙狮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根基愈发深厚、枝繁叶茂 。
黄舆龙狮团队始终秉持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深知传承龙狮文化绝非一己之功,需要众人携手共进。于是,他们将自己多年来在训练与表演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沉淀下来的完整训练体系、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的科学训练方法,以及无数次登台表演所积累的丰富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新成立的龙队。从基础的步伐、手势教学,到高难度动作的拆解示范;从训练计划的合理制定,到舞台表演时的情绪把控与互动技巧,事无巨细,倾囊相授 。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促进龙狮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黄舆龙狮团队还精心策划、定期组织跨乡镇交流活动。他们主动不辞辛劳地前往各个乡镇,深入新龙队的训练场地进行实地指导。在训练场上,黄舆龙狮的队员们亲自下场,与新龙队成员并肩而立,针对每一个动作的规范度、团队配合的默契度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与纠正。大家一起挥汗如雨,在一次次的训练中,不断打磨动作细节,提升技艺水平 。
而在舞台上,双方携手合作,共同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联合表演。表演中,巨龙翻腾,狮子跳跃,动作整齐划一又充满变化,巧妙融合了各队的特色与风格,赢得观众们的阵阵喝彩与热烈掌声。通过这些交流活动、联合训练以及联合表演,龙狮文化在不同乡镇之间实现了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