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400万余册的《拇指班长21》,看完后我沉思很久
妈妈,我错了,妈妈......”七岁男孩子泣不成声的大声的哀求着,此刻的他正被妈妈恨铁不成钢的指责着。
遇到这种情境,想必很多父母同我一样心都会被揪起来,回想起某一刻,我们对待孩子“似曾相识”。
从孩子父母的责骂中得知:男孩因做一张试卷浪费一个中午,做出的试卷,却错误百出。
这不由让我想起最近读的一本书《拇指班长21.墙角边的魔洞》,书里“住着”同款的孩子和“焦虑”的家长。
此书作者商晓娜一位儿童文学家,她从孩子的视角以科幻有趣的故事,讲述孩子心里健康发展的三个阶段:孩子心目中的父母;在成长中渐渐地理解父母;做个积极向上的自己,才能收获更多的“尊重”
1.孩子心目中的父母
《拇指班长21.墙角边的魔洞》:主人公孔东东是位调皮捣蛋“第一名”,遇到学习就“卡壳”的小学生,但他是位富有同情心的男孩子;孔西西是孔东东的班长,一位品学兼优、富有正义感的女孩;林优优墙角边魔洞里的女孩,和孔东东是“同款”小学生,有着“同款的父母”。
在孔东东眼中,妈妈是个唠叨的、严厉、把自己活泼行为当做“调皮捣蛋”,经常被她误解,也听不进听自己辫解,当然,如果妈妈能给孔东东一些甜头,他还是会好好表现地。
比如,这次妈妈许诺孔东东:如果一周内没受到王老师的批评,就答应陪他去看电影。
已经坚持努力好好表现的孔东东,却在第五天的下午,因上周考试马虎犯低级错误,被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批评一通。
失落、委屈的孔东东知道妈妈一定不会听他解释,看电影事情一定会泡汤。
放学后,孔东东不愿意回家,蹲在空荡荡的教室墙角旁, 再也压制不了的情绪向被爆的气球空气“一泻而出”。
他向着墙角里小黑洞,哭诉着自己压抑和失落,好似小黑洞有股“魔力”一样,能把这些“负能量”统统吸走。
正在此刻,小黑洞突然有了回应,落下一张几乎全做错的迷你试卷,随后传来了女孩哭泣声和女孩妈妈的批评、埋怨声“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女儿......”
“这像极了我的妈妈,原来这世界上还有和我一样同病相怜的孩子”经常被妈妈打击的孔东东的心里想着,似乎舒服很多,渐渐忘记自己的委屈。
2.成长中渐渐地理解父母
出于好奇的孔东东,决定寻找小黑洞里的那个女孩 ,喝下特制“奶茶”变成拇指大小的小人,爬进小黑洞。
原来“小黑洞”里有个魔法王国,里面住着拇指般的小人,小黑洞里的那个女孩叫林优优,是位不折不扣“马虎大王”、爱哭鬼、任性、贪玩不考虑后果。
有一次,在魔法王国里,贪玩的林优优执着从“抓娃娃机”抓到娃娃,缺少零钱,便四处向同学借钱,更是听不见孔东东劝阻,最终和孔东东走散,急坏着的孔东东和林优优父母担心地四处寻找。
正在等待林优优消息的孔东东,被急匆匆的孔西西着急地叫回去:你父母正在到处找你,打遍所有电话,原来你在,赶紧回去。
回到外面世界的孔东东,看着愤怒快哭出来的妈妈,从未看到过妈妈哭的孔东东,因为自己,心里内疚极了。
孔东东不愿看这样的自己,不顾及父母的感受,突然想到了林优优,她不就是“镜子”里自己吗?
于是,孔东东叫上班长孔西西决定一起去改变林优优。
3.做个积极向上的自己,才能收获更多的“尊重”
孔东东决定和林优优进行一场“改掉缺点”的比赛。
他们罗列出各自的缺点:写作业磨蹭、上课溜号、东西乱丢乱放、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
并邀请孔西西作裁判,比赛便从此刻开始。
孔东东马上回到教室,给自己制定当天学习计划,为了争取时间,他的写作业速度更快了,写完之后,便做认真的检查,为了改掉“粗心的毛病”。
孔东东把作业交给孔西西时,“这么快就做完了”孔西西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当孔东东遇到“死对头”鲁达达的刁难和误解时,不在执着解释,而是放下成见,要求与鲁达达进行一次由王老师作为裁判的“知识”比赛。
在比赛中,孔东东以百分百的准确率,收获了鲁达达地握手言和,同时也获得王老师的赞赏,班长孔西西为他的鼓掌。
此刻的孔东东才明白妈妈说过的“最有意义是事情,不是战胜哪一个人,而是战胜自己”
最后,看到渐渐收获更多掌声的孔东东,想起对面那幢“气愤之极的妈妈”不由的想起一段这样的话:
当你只注意到一个人的行为,你没有看见他;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后面的需求和感受,你开始看见他。
对待孩子,希望我们都是后者,能勇敢如“孔东东”罗列自己的缺点,积极地去改掉它,做个真正“看得见”孩子的父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