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的人看过来:你并不了解轻食,你可能只是轻食的“韭菜”
午餐时间,在商业中心的MALL点一份轻食+一杯果汁,觉得没有负担且很有格调,但是如果告诉你,你点的轻食热量并不低,反而有可能比吃正餐的卡路里还要高,你会不会惊掉下巴?
吃轻食就一定能变瘦吗?
轻食里也藏着“热量大户”
轻食,最早来源于欧洲,其主要特征是简单、健康、低糖、低脂、低盐且可以增强饱腹感(高纤维素),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轻食有沙拉、饭团、肉卷以及三明治等,其中的食物种类较多。
轻食受到众多人青睐,主要是被认为是减肥又健康的食物。特别是很多减脂和健身人士,简直将“轻食”当做法宝。
那“轻食”是不是真的比传统食物能量低呢?
很多人在吃轻食时都会加入一些佐餐调料,让本来单调的餐食更加利口,比如食用醋、酸奶等,但很多在市面上售卖的轻食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常常搭配沙拉酱或者千岛酱,它们量虽少,却是不折不扣的“热量大户”。看起来营养又健康的轻食沙拉,可能并不是你期待的减肥小助手。稍不留心,你刚刚开始的减肥大计,也许就会因为轻食而失败。
(照片来源于大众点评)
轻食中常用到的沙拉酱、千岛酱、蛋黄酱等热量都很高,比如沙拉酱脂肪含量一般为40%~60%,蛋黄酱最高可达80%。有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也可能被店家偷偷塞进了轻食套餐中,比如油炸薯条、油炸春卷、蛋挞、奶盖、小蛋糕和起酥面包等。
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店铺出售的轻食配搭配得非常不合理,既不科学也不健康。很多商家主打的畅销轻食套餐里,肉果蔬的含量都很少,但是为了凑分量增强饱腹感,底下都藏着一大坨所谓的优质碳水,而且对于没有减脂需求的人来说,轻食里的碳水迷惑性也非常强,很多店家会宣传南瓜、山药、面包丁的这些看起来很健康的辅食,但是他们不过也只是看上去不像主食的主食,很容易一不小心的有时超标。碳水便宜,蔬菜和肉如果要吃饱,成本较高,为了有更多的利润、更低的成本还得让用户吃得饱,那就只能往里面多放主食了。
这类轻食中热量算下来并不一定比正餐低,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
是时候告诉你真正的轻食知识了——
轻食到底应该“轻”在哪里?
卡路里才是那个真正的主角
一整份轻食应该轻在热量卡路里!每一份轻食都应该具有卡路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素的数据标签。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代谢需求,选择不同热量的轻食。
比如减脂的女性白领,需要尽量选择卡路里低于500大卡以下的轻食;增肌的用户,则可以在卡路里总控的前提供下多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轻食。
只有每份轻食的卡里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都有标签的轻食,才是真正健康的、科学的营养轻食,才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
说一个最简单的公式,7700大卡的热量就是一公斤肉。一个人特别是久坐的办公人群,以女性为例,每天常态的热量消耗大概是1300大卡*1.3倍=1700大卡(开展有一定强度的运动除外),如果一天的饮食和其它营养摄入超过1700大卡。以每天超过400大卡为例(以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餐饮方式来看,每天大轻轻松松超过400卡),大概差不多20天就会增加1公斤“肉”,长此以往,肉自然是越来越多。反之,减脂亦然。
对减脂减重的人来说,只有华山一条路,就是管住卡路里!
所以,从用户需求和消费目的出发,卡路里才是轻食的核心。卡路里不能“低”下来,轻食就怎么也“”轻不了。
控卡是轻食的灵魂
数据准确是“轻”的关键
吃轻食主要目标在于“控卡”。
控卡效果好不好,全在于轻食中“卡路里”数据准不准。数据不准,吃了白吃。时间一长,对于身体健康造成的“反噬”也会不可逆。只有合理的控制住卡路里摄入,才能真正瘦身减重。卡路里长期过高增肥过低伤人,所以卡路里的准确才应该是“轻食”的第一要素。
那么轻食中的卡路里要怎么算出来呢?为什么大部分轻食的“卡路里”数据并不准确?
首先我们要知道,卡路里是算出来的。
卡路里的主要来源是摄入食物中的三大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如果是一份餐食,就需要专业检验检测人员、使用专业设备对上述三大宏量营养素进行检测,然后再根据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和换算公式,即可得到卡里路能量值,也就是一盒餐食所能提供的热量总量。
而市面上的轻食商家,大多并不具备检测营养素的条件,主要是根据食材预估卡路里。有的即使是送样到相关专业机构检测,但只是样本产品的准确,真正向顾客提供的餐食却是在分散的营养餐厅由工作人员现场做出来的,很容易导致“此轻食”(用户现场吃的)不是“彼轻食”(送检的样本轻食)。这样,很难保证“卡路里”数据的准确。
在某种程度上讲,一份餐食的“卡路里”数据的准确,是需要由一个产业体系和商业成本来支撑的。
以上述重新定义了新一代轻食的“维小饭”为例。据介绍,维小饭在现代化的中央厨房里,专门投资建设了高水准的专业“营养素检测室”,由天平室、理化室、高温室、试剂室4个单元组成,对每一种餐品(不是食材是成品的餐食)进行精准的营养素检测,对每一份小盒饭都清楚的标注能量值,用户吃到的每一盒饭都能清清楚楚的知道摄入数据,这些摄入量匹配到身体所需,能够有效的实现减脂增肌、降糖降脂、促进少儿成长发育、增强孕妇营养等。
√ 检测人员具备公共营养师和食品检验工双证书;
√ 实验数据检测精度可至0.0001g;
√ 每一个数据的误差度<10%;
√ 每一个餐品都由餐品研发人员锁定工艺SOP化,以保障营养素的保持性;
√ 每一个样品、原材料、半成品每月都要做2次平行检测。同时,内部检测和外部送检相结合。
维小饭新轻食对外表示,一盒快餐的卡路里和各项数据不是翻书得来的,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保持一定的检测频次、锁定并执行标准化工艺才能保持每一份餐食的数据稳定。
(图为维小饭的检测员正在检测)
卡路里要管得了
好吃才能坚持住
即使轻食的卡路里再低,如果不好吃怎么坚持?如果不能坚持,阶段性掉下来的“肉”终究还是要长回来的。
因此,维小饭新轻食,强调要在日常饭菜中管理“卡路里”。“维小饭”认为,轻食之“轻”并不是轻在食材、不是轻在烹饪方法、也不是轻在某一种口味,而是轻在“卡路里”。在某种意义上说,维小饭是全国第一份将轻食之“轻”,将卡路里数据及数据管理、将营养知识真正落在日常餐食中,落在以中式饭菜为主的菜肴中的快餐。
最近,“卤味大王”周黑鸭和维小饭联合出品了一款美味可口的“周黑鸭蜜汁鸭腿饭”,让很多“重口味”的减脂和健身人群惊喜的发现的还有,这份“爆款鸭腿饭”,竟然有“443Kcal、447 Kcal、492 Kcal等三个卡路里版本的餐品。
这是维小饭在打造新轻食之路上打破“健康的不好吃,好吃的不健康”这个“魔咒”的生动体现。
(图为维小饭每一份带有卡路里热量数据的新轻食)
确实,维小饭“新轻食”在“好吃”方面下足了功夫。中央厨房由亚洲顶级烹饪大师和米其林资深大厨掌管和运营,每一份菜品精心烹饪,强调有滋有味; 每天提供超过55款好吃的菜品,兼顾和覆盖大多数人的口味需求,且每两周保持一定比例的上新。
有行业评论认为,维小饭重新定义了轻食,卡路里数据精准可控、美味可口能坚持。
也有很多爱美的人称维小饭为“完美轻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