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边汲取灵感,艺术家符珈玮
Aftermath系列作品:Soft Corner
艺术家Jiawei,十几岁便只身来到美国,现居洛杉矶,毕业于pratt institute室内设计专业,加入Studio UNLTD。她的中文名是符珈玮,“珈”与“玮”两字里都包含了王字旁—意为“玉”,温润如玉般珍贵,备受呵护,饱含家人对她的温情与期许。
创作中的Jiawei
出生于广州的Jiawei,从记忆开端就与画画结下妙不可言的缘分,这都源自于家庭的滋养:她从最亲的人身上学到,“开口说话”并不是唯一的沟通渠道,任何一个手势、表情、长笑,甚至身边万物上的细节都可以成为与彼此沟通的媒介。画,更是其中力量充盈的一种。
从古代埃及的技法中汲取灵感,Jiawei调和出一种叫“egg tempera”的颜料。尽管现在几乎没有人再练习这一种画法,因为大多数人会认为颜料发展至今,足以画出出色的效果,何苦再多花心思自己再调?
Jiawei是那个多花时间也甘之如饴,认真调制真正自己理想中颜料的人。在她看来,古代艺术家发现蛋黄可以是色素粘合剂,除了让颜料速干又能保存,延长色素在画布表面停留的时间之外,在她的一系列小测试下,惊喜发现:每一颗蛋黄都有它们独特的“黄度”,即便和同一颜料用同样的比例混合,还是会得到差异细腻的结果,于是每一幅作品就被赋予了“唯一性”。
这样的“唯一性”,是Jiawei所珍视的。
室内设计作品:Do Nut
在北美艺术圈崭露头角的华人青年女艺术家Jiawei,致力于探索“唯一性”与她创作方向之间的连结点。她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其“唯一性”,当他们看到具备“唯一性”属性的作品时,
由此产生的联想画面便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唯一性”。
艺术与设计,是Jiawei的两大设计载体,它们都指向一个特殊的问题:在一个环境中,什么才是激起与呈现人类感情和感知的关键?答案:一切非人类。Jiawei利用“人与非人类”之间的关系,以“陈述故事”的手法,呈现出一系列出色的丙烯和室内作品,也得到诸多媒体的认可和赞誉。
Jiawei说她常希望自己的创作可以成为一根刺激人们记忆的针,愿观者通过她的作品去意识到自己身边被忽视的美好和纯真。似乎是很简单的想法,但真的执行达成,极为困难,因为“共鸣”主观也客观。
“如何表达”?是创作之路上的凶猛拦路虎。Jiawei找的方法,是每每在构思作品时,都从如何吸引人们的目光到一件平凡普通的事物上去,由此切入,从而去体验他们的故事。她也尝试给予每件作品特有的颜色,让偏离现实的色彩,率先抓住观者的眼睛。即便画作所描绘的事物依然是那些简单的点滴瞬间,好在梦境般,或不甚真实的颜色搭配,也会让人产生好奇之心,激发其阅读和感受的欲望,去了解背后的故事……这便是Jiawei所希望的,共鸣的开始。
在Jiawei目前的艺术哲学里,她认为“群体”是建立在“沟通”基础之上的。然而,这一个被不同个体分享的“共同语言”是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生而为人,大多数人对于简单纯洁的事物都有着相通的感情,但人们却也一直尝试变得不同,变得特殊。
最天真,没有过度渲染的瞬间,才是让我们感到“活着”的关键。Jiawei如是说。
所以她想要利用“叙说故事/日记”的表达方式,去探索不同的人际关系,从而去挑战人们思考过程中的“迟钝”。提倡宣传在点滴生活中培养个人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庆祝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即便众人都触碰着同一面平凡的墙体,人与人之间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我们因“个体”而特殊,因“群体”而延伸。
2020年,与Covid迎面撞上,Jiawei反倒乘上这巨浪,创作出两大系列:《QUARANTINE》&《AFTERMATH》。她开始获得艺术界的注视,这一年开始,她的作品以个展、群展形式出现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诸多画廊和展览。
Jiawei说:“新冠不仅仅让我,也让绝大多数人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都缺少自己的想法。随波逐流,有如行尸走肉。”在疫情的压迫下,人们忽然失去动力,仿佛变成“非人类”瞬间刹车。但也是因为这一意识的出现,才有了觉醒的希望。《QUARANTINE》系列描述的,是疫情下人类的日常,并且Jiawei提出“其实我们早已是如此”,只是之前没有意识到罢了。
于是,Jiawei在《QUARANTINE隔离》系列中,在人们迟滞钝化的生活之上,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引领观赏者在无尽抑郁中,寻找到另类意趣。无论周遭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是否拥有一双能找寻意趣的眼睛,寻找到对的观察角度,方才是重点。这也是新冠给Jiawei的启迪。
《AFTERMATH》系列紧接着《QUARANTINE》系列诞生,该系列被译作“劫后余生”,也是隔离系列的一个延伸和解答。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钝”和“顿”时,害怕迷惘的情绪随之
而来,对于自己过往没有好好处理和在意的事物感到抱歉和自责。回忆,或是重新开始记录微小简单的每一个瞬间,或许是不赖的解决方式。劫后余生—这并不是一个最坏的,或是伤痕累累的状态,反而是自我的苏醒。
当人们回归到“初始状态”,开始给予周遭更多的注意,这,也是收获的开始。
《AFTERMATH》系列描述着Jiawei最舒适最单纯的24个瞬间,也是她无法忘记的瞬间。有的人可能在一天之内就找到属于他们的这24个瞬间,而有些人则需要花一生去寻找。每一个瞬间都是对过去更好更温柔的理解,都是对未来更强更蓬勃的动力。
哦对了,除了采用来自古埃及的古老技法,Jiawei也开始了新的实验方向——用上酒精。将酒精喷在还未来得及干透的丙烯上,会形成非常特别的花纹;如果将酒精涂抹,未干透的丙烯则会拥有更加光滑的表面。她决定开始酒精和蛋黄的双重尝试,因为不愿依赖“原厂设置”的颜料装备,与埋在历史中的巧思一起完成作品,不单是对过去的尊重,其实亦是为了这一文化的继承和延伸。
创作主题可以差异巨大,Jiawei的创作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是“沟通”。没有沟通便没有群体,便没有故事。
假如没有新冠的发生,“隔离”与“劫后余生”自然不会成为Jiawei的创作,但不变的,是她从身边人身边事汲取创作灵感,以定方向。
关键词: